柴达木盆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释放“链式”效应******
中新网西宁1月11日电 (李隽)11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获悉,2022年以来,该州聚焦规划引领、错位发展、一体推进和多能互补,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稳中求进,清洁能源生产和清洁能源消纳呈现“双轮驱动”发展,清洁能源产业链释放“链式”效应。
截至目前,该州新能源产业装机总规模达到1207万千瓦,在建大基地项目750万千瓦,在建市场化项目1100万千瓦。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电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风资源居全国前列,可用于光伏、风电建设的荒漠化土地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基地。其中地处柴达木盆地的海西州年平均光照3000小时以上,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据悉,该州制定《海西州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海西行动方案》,确立全州风电光伏装机至少达到3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均须超出全省平均水平目标。对标4条特高压电源基地,依托“风光”和土地资源,厘清每个新能源园区的空间边界和整装开发片区,加快交通设施、电力走廊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能源企业“拎包入住”。
依据海西州经济发展布局和区域资源优势,设立新能源发电集群产业分链、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分链、风电制造产业分链、新型储能电力系统产业分链、零碳产业园分链等7条分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开发,明确清洁能源各产业链发展方向,形成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
海西州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构建“以荷定源”“负荷先行”“荷源一体”等“源网荷储”一体化就地就近消纳发展模式,使新能源变成产业项目的招商配置资源,让清洁能源在产业发展中真正发挥出链式效应。
该州统筹把握清洁能源发展特征,利用常规电源,合理配置储能,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实现风光热储、风光水储、风光火储协同发展,提高电源质量水平,为能源供需提供保障。目前,中广核、鲁能等重大光热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完)
国台办:岛内一些政客“以疫谋独”等劣迹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中新网1月11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11日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岛内一些政客利用疫情进行政治操弄,或“以疫谋独”、或对大陆进行攻击污蔑,或煽动“反中抗中”。这些劣迹都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11日,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第一个问题,国台办主任宋涛在新年寄语中表示,“今年大陆将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请问发言人,如何界定谁才是“有识之士”,大陆如何决定协商的人选,确定他们能够真正代表台湾大多数民众的心声?第二个问题,蔡英文在新年讲话中表示,愿就大陆疫情提供必要协助。台“疫情指挥中心”负责人王必胜说,已两度向大陆表达互助合作意愿。请问大陆是否愿意接过民进党当局递来的橄榄枝?
对此,马晓光表示,第一个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无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还是推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都离不开协商对话。我们的立场很清楚,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基础上,推进同台湾各党派、各界别、各阶层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深入协商。谁认同“九二共识”、真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地区和平稳定,我们就跟谁协商对话。
马晓光指出,第二个问题,疫情发生3年来,两岸同胞相互关怀、守望相助,体现了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我们忘不了在武汉疫情告急时,很多台湾企业、团体和人士冲破重重阻挠为大陆提供防疫物资。台湾同胞也应该忘不了,在台湾试剂短缺、疫苗荒的危急时刻,大陆支持企业和民间组织向台湾同胞捐赠、提供大量疫苗、检测试剂和急需医疗器具。在大陆疫情防控转段之后,仍有很多台湾各界人士向我们表达诚挚问候、善意和祝福,我们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大家也看到,疫情发生以来,岛内一些政客利用疫情进行政治操弄,或“以疫谋独”、或对大陆进行攻击污蔑,或煽动“反中抗中”。这些劣迹都将被记在两岸关系历史上。
马晓光强调,当前,大陆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形势可控,医药物资供应总体充足。我们将因应疫情形势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更好的保护人民生命健康。至于你提到的台湾防疫部门负责人的有关说法,据我了解,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大陆窗口单位没有收到相关信息。